【搬运】《马列之声#04****:人类自由王国的开端》 视频文字稿

2019-05-31 08:24:26 -0400

初稿:才低一斗 

审批:列宁在1918

欢迎收看马列之声。

在网络和现实中,不少人长期喜爱这样一项业余活动:谈论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继而凭借这些空想和臆测,去赞美或否定一个尚未实现的未来。

这些朋友们往往既没有读过马列原著中关于未来社会的论述,又对共-产主义之前的社会演进和社会规律缺乏基本了解,只是凭着自我感觉和想当然,以所谓的常识来推测共-产主义的面貌。

这种对共-产主义的空想和臆测、对未来社会具体细节的描绘的企图,实际上正是马克思恩恩格斯所深恶痛绝的。

恩格斯曾指出:

“无论如何应当声明,我所在的党并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时代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认识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天才地从现存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社会经济条件出发,指出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一般原则、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而至于这些原则和特征的历史形式和具体细节,应当也必须去留给实践作回答。

因此,马列之声今天并不打算为大家描绘一幅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完美的、详尽的蓝图。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已经证明,任何想要在头脑里构建新社会的尝试最终都是徒劳。未来的事务必须由未来的人们自己来处理。

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指出它的基本方向,绘出它的大致轮廓,为未来的实践奠基。

需要指出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而是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列宁将社会主义称作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本集主要介绍作为成熟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内容,因此很多地方“社会主义”同义于“共-产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我们留待第二集讨论。

(播片头动画)

几千年来,许多先进的个人或团体幻想过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在中国有所谓“大同世界”之说,在外国有“乌托邦”的理想。

但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这种美好的愿望只能是一种幻想。

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在低生产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古代社会,既缺乏必要的物质前提,也没有能够担负起这个伟大使命的社会力量,来实现这美好的愿望。

正因如此,历史上无数次的奴隶暴动和农民起义,他们斗争胜利的果实,最终都被剥削阶级篡夺去了,结果只是一种新的剥削制度代替了旧的剥削制度,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消灭剥削。

只有伴随着近两百年以来资本主义的建立所实现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变革,特别是革-命的无产阶级的出现,才第一次为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创造了条件。

在上两期中,我们已经论述过,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必然引发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而这种斗争的必然结局则是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开辟道路。

那么,社会主义革-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究竟是怎样的呢?

这一变革应该首先从经济方面谈起。

历史唯物主义教导我们,人们为了自己的吃穿住行等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经济活动是全部历史的基础。在一定物质生产发展的阶段上,人群中将形成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正是各个时代彼此迥异的生产关系的特质:原始公社的、奴隶制的、地主封建制的、资本雇佣劳动制的彼此区别的经济关系,成为了区别不同历史时代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

从奴隶制到资本主义制度这数千年社会演变过程,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个始终充当着一部分特权群体得以不劳而获,无偿占有社会剩余劳动的剥削制度的产生,发展,不断壮大的历史。

而社会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共-产主义在经济上的内容,就是用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在整个经济领域中实施集体主义的改造。社会主义通过将厂房、生产原料、工具和机器、交通、能源、土地森林等一切必要的社会生产资料都收归公有,从而在根本上消灭了社会的剥削制度,消灭了剥削。

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利,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利。

社会主义将对全社会的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产品进行有计划的分配和使用,从而消灭由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无政府状态的恶性竞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浪费和破坏。

在一个全体劳动者共同使用生产资料,进行共同劳动、联合生产,并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劳动产品的分配的社会里,商品和货币也就成为了多余的东西。因为商品交换的基础是经济的私有制,劳动产品的私人占有和相对固定的分工。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产品都是通过劳动者集体生产出来,并由社会直接占有、在社会范围内共同分配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说:某某产品是我的,我对它有所有权。因此,产品的分配无需,也不可能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

在未来社会,个人劳动将直接作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而存在,劳动成果直接地成为社会总库存的一部分,而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合理需要,从社会总的消费储存里拿回一部分,就和今天的个人向他的家庭索取必需品一样自然。

在社会主义刚刚建立,生产力尚未充分发展,资本主义的残留在社会各方面还没完全清除掉的时候,按劳分配是最可能、最实际的分配方式。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那时候,共-产主义社会就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关于分配制度的更多内容,我们留待第二集讨论。

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就必须以计划生产取代市场竞争,这并不是空想,而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必然要求。

现代生产方式的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在于它的社会化和巨大的生产能力。现代生产本身就要求统一的计划和管理。

在资本主义社会,计划生产在行业垄断组织中就显示出了其必要性:充当着“工业司令官”的资本家们不断对社会需求——在那里还叫做市场需求进行预期和估算,对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产品进行调配,以及对新产品进行研发投入等等。

显然,现代生产活动再也不是地域和个人所能完成和容纳的了,在今天,卡特尔和辛迪加等等这样的垄断组织所形成的联合,股份制的发展,生产部门的集中,职能不断扩大的经济指挥系统,纵横交错的交通和贸易网——这已经是一个哪怕最肤浅的观察者也不难看到的事实了。难道这样的社会化的、以越来越广泛的联系和越来越密切的交往活动联结在一起的经济共同体,竟然要求的不是普遍协调和计划、有力的监督和管理,而是孤立的单个生产组织的盲目竞争吗?

在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是巨大的社会财富和生产能力被掌控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并被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所毁灭,与此相对的,却是为了工资而辛勤劳动的雇佣工人的贫穷、困境和绝望。

让我们举个例子。

在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更强效的杀虫剂和更多的肥料被投入使用,农业产量得以急剧上升。

一般意义上,任何产量增长,对于满足人们的需求都无疑是有益的。然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这些农产品在作为产品进入人们的餐桌前,必须先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

由此,产量增长变成了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导致了价格过低,使得美国农场主在整个20年代都面临着严重的农业危机。而29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大萧条则令农业危机进一步恶化,到了1933年初,农产品市场几乎崩溃。蒙大拿州的小麦在田间腐烂,俄勒冈州的绵羊被屠宰后留给秃鹰为食,这种浪费绝非是因为当时的美国民众都已经吃饱喝足没有需求,而只是因为农产品过于廉价,农场主没有利润可拿。

那么,美国资产阶级为了挽救资本主义而推出的罗斯福新政,又将如何结束农业危机呢?

资产阶级政府的行动只是资本家个人行动的扩大化,制度化。新政所设立的农业调整管理局,其宗旨非常明确,就是要采取措施终结这种产量增长,或者说,“生产过剩”。通过规定玉米,棉花,乳制品,生猪,大米,烟草和小麦等等农产品的总产量,管理局试图通过人为的商品稀缺来提高价格。至于那些已经“过剩”的农产品,则进行了销毁。难以计数的丰收作物被迫留在地里腐烂,约600万头仔猪被屠宰掉。

就这样,无数人类劳动的结晶,没有在餐桌上被消费而是在田野上被浪费掉,不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使用价值,而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商品价值,就这样被占有这些产品的资产阶级否定掉了。

与此同时,全美四分之一的人口正在失业和贫困中苦苦求生。

这是一副多么荒谬的讽刺画啊!各种各样的“文明病”“生产病”和不断上演的社会悲剧,原因仅仅是——日益显得多余和腐朽的资产阶级,宁愿让社会毁灭,也不愿意让出自己的经济垄断和特权!

社会主义的经济目标,就在于将这种经济垄断转交社会所有,并按照社会的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和计划,使它们的经营对社会有利。物统治人的商品社会,也将转变为人管理物的产品社会。通过这一经济变革,不仅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共-产主义在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它既不是从哲学、道德,也不是从观念理想、教义体系出发,而是从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的必然性中,提出自己关于新社会的要求的。

下面,让我们来谈谈共-产主义社会的政治方面。

既然未来社会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因而消灭了阶级存在的基础。几千年来一直存在于私有制社会的阶级和国家也就走向灭亡。

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许多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

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在以往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都是由剥削阶级所掌握,并用于保障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统治的特权,控制阶级对立的工具。

可是,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现在我们正在以迅速的步伐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这些阶级的存在不仅不再必要,而且成了生产的真正障碍。阶级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灭亡,正如它们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随着阶级的灭亡,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随之消亡。

一些人可能要问道:国家消亡了,不就是无政府状态了吗?不就是没有规范、没有约束、无法无天的混乱了吗?这些人把国家同管理机构混为一谈了。

在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了,但管理机构和组织仍然会存在。

由社会主义革-命所开启的时代,将是一个国家逐渐消亡,统治和压迫性机关逐渐为新型社会管理组织所替代的历史时期。

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中,全体劳动者将组成自治的各级管理机关,共同参与社会管理。通过经济上的共同劳动,政治上的共同参与,维护劳动者的共同利益,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

但是,国家并不是突然消亡的,在现行国家和国家消亡之间,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存在着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形态将是无产阶级专政。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内容,我们在第二集再来讨论。

伴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者联合体的确立,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生存状态及社会文化的面貌,也将焕然一新。

在私有制社会里,旧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性质,使得社会分工往往是狭隘和畸形的。

它造成了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对立,农村与城市的对立,农业人口与工业人口都只能发挥他们身上一部分的才能,并且被他们的生活环境囚禁着,这样的生活实在称不上舒适合理。

它使得劳动——这一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力,被分裂成令人厌恶的体力劳动和受人吹捧的脑力劳动;它使得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身体在不同方面受到摧残,导致各种职业病屡见不鲜;它压抑了体力劳动者的精神发展,把他们变得野蛮愚昧,而脑力劳动者创造的社会精神文化,也常常是轻视客观与实践,着迷于主观和幻想的畸形产物。

总而言之,它把人的一生囚禁在单一的社会岗位上,使人除了此事就一无所长,生活空间和眼界都被紧紧封锁着,造成身体的畸形发展和精神的空虚贫乏。个人生活的恶劣让劳动者的社会贡献无从谈起,只能沦为庞大社会机器中毫无自主性的齿轮和螺丝钉。

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私有制,旧的,狭隘的,和畸形的社会分工也将同时被消灭,人的自由发展就得以真正实现。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教育不再作为知识垄断的壁垒,而将对所有人全面开放。这是因为,生产的社会化必然要求劳动的社会化,由整个社会共同地和有计划地来经营的工业,必然需要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劳动者。而共-产主义社会所提供的各种条件,也必然为自己培育出这样的人。

随着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联系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全面的教育的发展,同时在人们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在生产劳动能为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发挥自己的才能——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之后,旧的分工和僵化的专业化,就将成为一种过时之物和生产继续发展的阻碍,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新式自由分工所替代。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

劳动部门的普遍变换,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普遍运用,和工业、人口的合理分布,交通和能源网络的发展,也将令城市和农村的对立成为历史。

这种新型劳动方式,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句富有诗意的话说就是:

“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与此同时,旧式分工的破除,阶级统治的消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时间的缩短,将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交际方式等等——中间承受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承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促使它进一步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科学和艺术得到繁荣和自由发展的社会。

把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从资本主义统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个人从繁重的单纯体力劳动负担下解放出来;用自由组合的社团来代替社会精神生产中的资本主义文化企业,把文化艺术从阶级统治的工具变为人民的力量,把从事精神生产的本人从阶级偏见的兜售者、追逐名利的国家寄生虫、资本的同盟者,变成自由的思想工作者,将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统一起来,是共-产主义社会在文化领域的伟大使命。

那时,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人的主人——自由的人。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社会规律的运动才褪去必然王国的神秘性,为人们所掌握,人们的活动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预期的结果。

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那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就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现代无产阶级,它的经济和政治地位赋予的历史使命,就是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

科学社会主义,它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任务,就是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明确这一事业的性质,让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工人阶级认识到自己行动的条件和性质,坚定而团结地向前迈进。

科学社会主义与无产阶级相运动结合的伟大产物,就是我们时常听到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从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肇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走过一百五十余年的光辉岁月。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妇女节、劳动节、八小时工作日等争取无产阶级权益和妇女解放的努力,十月革-命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占据半个地球……国际共运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现代世界。

然而,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上世纪的国际共运虽然成果颇丰,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即便在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程度最高的苏联,其社会性质也迟迟停留在社会主义阶段,并没能完成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历史性跨越。

那么,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历史过程呢?

我们下期再见。

推荐阅读/参考书籍:

卡·马克思&弗·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卡·马克思&弗·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卡·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弗·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弗·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弗·列宁《国家与革-命》

相关链接:

【马列之声】#04 共-产主义:人类自由王国的开端

希望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列主义入门推荐用书

本文所列著作旨在为马克思主义的入门者提供一份基于“ 忠于马克思主义、 全面、 权威” 的基础性书单, 并亦可作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参考之用。

欢迎更多朋友关注:

百度贴吧:马克思主义哲学吧

微信公众号:马列之声VOM

马列之声论坛:https://www.mlzs.work/

作者:马列之声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801862 出处: bilibili

«Newer      Older»
Comment:
Name:

Back to hom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